close

隱翅蟲驚魂記

    話說本週一(3月16日),本人有事情到秀水苗圃學園洽談事情,既稱苗圃,花木植物當然不少,一不小心,離開時,當然打死了一隻只是停在我頭上的小蟲,故事就從這裡開始。

    因為,打死了隱翅蟲,他身體流出強鹼性的汁液,在臉部留下痕跡,當初並不知道是隱翅蟲汁液造成,只簡單擦了一般性藥膏,當然浮腫的臉部沒有改善,隔天到學校上班,拍完畢業照之後,學校同仁建議要看醫師,所以先到第一家診所(簡稱甲醫生),看完之後,判斷應該是帶狀皰疹(俗稱皮蛇),而且相當嚴重,所以要我退診,改到大型醫院掛急診,攸關身體健康,我趕快再騎著我的鐵馬到大型醫院(簡稱乙醫師)掛急診,看診之後,乙醫師調出皮蛇和隱翅蟲傷口的差異性告訴我,絕對不是皮蛇,心裡總算放下心了,回到學校後,接受同仁的建議,他們又開車載我到第三家診所(簡稱丙醫師),掛完後之後,丙醫師還認為是皮蛇,建議我要到大型醫院詳細檢查。

     各位看官,到這裡之後,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,結果如何想不想知道,哈哈!最後第三家的丙醫師開了治療隱翅蟲的藥膏給我擦,病情也正在消腫復原當中,先要感謝關心我的同仁,也謝謝他們的建議。 再來我們來思考一下,皮膚科醫生的專業,都有疑似誤診的可能性,所謂貨比三家,下次醫療行為可能也要比照辦理了,只是不知道會不會讓病人對醫師的專業起疑心。

     以下,特別把隱翅蟲的相關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,建議防堵於境外的方式最好,就是進入樹林裡面時,能夠帶大盤帽,避免ㄧ些有傷害性的昆蟲接觸到身體,不小心沾到昆蟲,小心趕走為宜,僅供參考。

     隱翅蟲是一種小型昆蟲,因翅膀不明顯而得名,它屬於節肢動物門的隱翅蟲屬。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褐毒隱翅蟲,體長約○‧五至一公分,寬約○‧二公分,胸部是鐵青色,腹部是黑黃色相間的環紋。

    隱翅蟲皮膚炎的流行和蟲體的生活習性有很大的關係。 此蟲喜好棲息在草叢或樹林中,所以受害者以山區、農村或郊區居民為主;近來由於都市綠化的結果,都會地區的病例亦不在少數。其主要在每年的夏季出沒,爬行的速度很快,也能飛行,尤其是陰雨或濕熱的天氣或棲息處受到騷擾時(如整地、伐木及除草等),它的活動性會更加劇烈,甚至會傾巢而出。

     隱翅蟲本身還有趨光習性,夜間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,再加上體型小,可穿過一般家庭門窗之紗窗。所以很容易潛入住家中,侵害人體;夏夜中在公園約會的情侶及野外活動的民眾也都是高危險群。侵害之部位主要以沒有衣物遮蔽的曝露部位為主。 隱翅蟲的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,而是由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「隱翅蟲素」造成的。隱翅蟲素附著皮膚後會產生緩慢痊癒的壞死性紅斑。

    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,就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(富含隱翅蟲素),而引起皮膚病變,造成線狀的病灶;當蟲體被打死或捻碎時,則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,形成糜爛的局面,這時若患者之手指沾到毒液,再去碰觸到的皮膚,會有如同抹果醬一般,將毒液散佈開來而引起廣泛的病灶。也就是說因為蟲子在人體曝露部位爬行而造成線狀痕跡,當不自覺地打死或夾死蟲體會造成大片糜爛的病灶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毒液 隱翅蟲
    全站熱搜

    atfo50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